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激情澎湃的协同篇章上,每一笔浓墨重彩都镌刻着人才奋斗的足迹。
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一盘棋”,人才是“关键一子”。一子落,满盘活。协同发展十年来,北京发挥“一核”作用,携手津冀引才聚才,加强干部人才挂职交流,建立规范统一的人才服务体系,激发人才资源活力,为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家”变“一家”
步调一致向“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目标迈进
用好用活三地人才资源,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的必答题。
跳出“一亩三分地”,融入区域发展“大棋局”,2016年,京津冀三地党委组织部门齐聚一堂,成立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部际协调小组,开启了高效协同的区域人才工作合作新篇章。次年,《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发布,搭建起三地人才一体化的顶层架构。
定期召开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部际协调小组会议,累计审议19项重大议题;启动“联系京津冀”人才合作项目,实施“才知京津冀”“才聚京津冀”“才通京津冀”等三个子项目;打造京津冀外籍人才服务联合体、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组织京津冀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人才工作者培训班……三地组织部门从“三家”变“一家”,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出台一系列举措,为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按下“加速键”。
十年来,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京津冀步调一致朝着“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的目标迈进。实施“雄安新区人才集聚”工程,围绕雄安新区高科技人才和国际顶尖人才需求,组织中外工程与技术交流项目雄安专场等系列人才对接活动;实施“冬奥人才发展”工程,冰雪运动人才资源开发等6个专项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实施“临空经济产业人才集聚”工程,“兴廊”人才合作计划成功签订,北京市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临空经济区建成,制定高质量建设临空经济人才枢纽行动计划……
据统计,截至2022年,京津冀地区共吸引具有硕博士学位的创业人才35.5万名,创建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25.8万个,分别比2014年增长了2.7倍和1.8倍。
发挥北京“一核”作用
以人才为纽带带动公共服务水平共同提升
走进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雄安容东分校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校训便映入眼帘。北京八十中的办学理念正在雄安新校区落地生根,离不开校长胡友永等北京人才的辛勤付出。
胡友永扎根雄安,是京津冀教育协同的一个缩影。合作办学推动一批名校名师纷纷支援雄安新区的同时,三地还通过打造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园区,实施师资培养计划等,为协同发展提供教育、科技、人才支撑。目前,京津冀已经组建了22个高校创新发展联盟,成立了15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联盟)。
不仅在教育领域,北京发挥“一核”优势,将各类资源输送到协同发展需要的各方面。在医疗卫生领域,2021年,王洋被北京朝阳医院选派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进行帮扶。三年来,他强队伍、引资源、建机制,推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与朝阳医院共建医联体,让越来越多张家口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北京医疗”。京津冀三地签署“医疗保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加快推进京津冀异地门诊直接结算。
在公共服务领域,通州、武清、廊坊三地建立了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签署了通武廊区域人才以及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等合作框架协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人才“区域通办”事项范围。
打破壁垒实现“同事同标”
让创新的种子在更大范围播种
多年辗转北京、河北两地,联东集团助理总裁刘璐形容自己的工作是帮助北京与河北企业协同发展的“红娘”,一方面,促进从北京科研企业研发出来的项目更顺利落地河北。另一方面,很多河北企业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科研能力,也会在北京落地总部和科研中心。
三地人才交流共享已成为常态。2015年以来,三地聚焦规划、工信、金融、城市管理等领域,互派千余名干部人才双向挂职交流,并通过联合人才培养、举办论坛活动,组建协同创新联盟等加强人才交流合作,为产业协作搭建桥梁纽带。
十年来,三地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共同推出人才绿卡,实行高端人才柔性引进等政策;制定发布全国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的地方标准,携手搭建人才智力对接交流平台;推动京津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和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同事同标”……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建立规范统一的人才服务体系,为深化京津冀科技人才协同创新不断赋权增能。
数据显示,十年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800亿元,年均增长率26.5%,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北京企业对津冀两地企业投资4.9万次,“北京研发、津冀制造”模式加速形成。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