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动态详情

北京延庆发布“低空十条”,有何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25-09-24

低空腾飞,未来已来。

923日,第五届八达岭低空安全发展大会暨延庆低空技术产业人才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北京市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支持保障的十条措施(试行)》同步发布。

这一《措施》,也被业内人士称为“低空十条”。

《低空十条》正式发布

“低空十条”,有何特殊之处?

记者梳理发现,作为北京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延庆区此次发布的“低空十条”聚焦战略科学家、行业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四大类核心人才,覆盖人才成长发展关键需求。

其中提到,重点企业每年在引才育才方面可获专项支持,人才工作居住证办理实现“一路绿灯”,加速人才与企业的对接融合。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优先办理落户,外籍人才能申请永久居留;海外硕博若在国际创新赛事中获奖并落地延庆,可获额外支持,国内重点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更可连续三年领取资金奖励。

针对人才项目与生活保障,“低空十条”同样诚意满满。入选延庆优秀人才项目的个人或团队,可获得最高额度资助,还将被优先推荐参与国家级、市级重大人才工程,助力项目落地与升级;住房方面,人才公寓、公租房提供免费入住机会,叠加定制团购优惠与分档安家补贴,大幅降低人才安居成本。

该《措施》还特别设置成果激励与专属服务。人才若能破解产业“卡脖子”难题或引领行业发展,可一次性获得资金奖励;“延庆英才卡”同步配套,涵盖医疗、子女教育、旅游等12项贴心服务,全方位保障人才生活需求。

 

活动现场

出台“低空十条”,为何是延庆?

对于北京,很多人有个疑惑:考虑到首都的特殊性,在北京市范围内,可以发展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吗?

答案是:可以。北京市不仅把相关产业设置在延庆区,而且重点突出了“低空安全”这个领域。

记者也从采访中得知,延庆区对低空技术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重视,背后是培育低空技术产业成为全区新质生产力增长极的考量,也是相关产业的现实需求。

延庆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自202010月获批中国民航局首批、北京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以来,延庆区已集聚13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反制技术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成为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

 

活动现场

“安全,是发展低空经济的生命线、压舱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低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孙永生教授告诉记者,“迄今为止,延庆区承担了不少有关低空安全发展的攻关课题,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孙永生还认为,发展产业,离不开人才支撑。“产业需求倒逼人才升级。”他说,随着低空经济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定标准、把方向的高层次、复合型交叉人才,以及无人机的物流、空中交通、低空遥感等新业态迅猛发展,这一切的基石都依赖于低空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实践。

而在延庆区,本次“低空十条”精准地指向了“低空技术产业”。这在孙永生看来,就是聚焦低空技术在民生服务、公共安全及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旨在加大探索雷达、光电侦测、5G-A、安全低空数智网络等新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新模式、新路径。

针对低空人才,配套措施有哪些?

而据记者观察,延庆区出台“低空十条”以及对低空技术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渴求,显然是希望通过“低空十条”政策保障,进一步释放“人才红利”,不断优化延庆区人才发展生态,为低空技术产业人才搭建广阔舞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的观察点,得到了浙江省新时代京浙人才协同发展中心主任(简称“京浙人才中心”)王一博士的认可。王一也长期关注并研究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

王一指出,延庆区发展低空技术产业的底气,是可以依托并充分借助北京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资源。

当天,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立足产业升级视角,发布《关于促进北京市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划定发展路径,助力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低空产业生态。

延庆顺禧低空技术股权投资基金揭牌,规模达3亿元,聚焦低空技术产业,将全额投资延庆本地及拟落地企业,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区域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关村延庆园低空安全智造产业园揭牌,该产业园聚焦低空安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智造,为企业发展提供充沛产业承载空间。

同步发布的还有北方工业大学延庆校区规划方案。新校区规划充分考虑低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产业需求,将打造集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创新载体。

 

活动吸引了部分河北省兄弟单位参加

而在此前,北方工业大学无人机学院已于去年落地延庆。这是当时国内第一个以无人机学院命名的二级学院,旨在结合北京市延庆区产业发展和北方工业大学办学特色,着力打造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科研高地,助力延庆打造低空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

再往前推,20245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延庆区签署合作协议,联合知本院共同发起筹建了“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低空安全研究院”。研究院整合了央国企、部分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及低空安全行业企业共十余家单位,高效完成了国家低空安全核心政产学研用资源的整合,以“战略研究+场景验证+转化落地”的闭环组合,构建起“标准制定-测试验证-中试转化-产业孵化”的全链条生态,为万亿级低空经济装上“技术引擎”。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延庆‘低空十条’的出台,既是其对低空技术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的‘招贤榜’,也是在为打通相关产业产学研用环节如何进一步引育人才、留用人才‘打样’。”王一表示,“这对推动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值得借鉴!”

(相关图片,均由主办方供图)